延迟退休来了,咋办?
房小康09/15 10:18 北京市
延迟退休政策即将实施,2025年起,每年逐步延长2到4个月的退休年龄,目标是到2055年实现法定65岁退休。这一政策引发了广泛讨论,许多人担心养老金问题、就业压力以及生活质量。面对这种变化,我们需要深思熟虑,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。
延迟退休政策终于来了,而且是渐进式的。具体怎么做呢?官方的解释很明白:比如,从2025年到2055年,每年慢慢延长2到4个月的退休年龄,直到法定的65岁退休年龄。也就是说,退休年龄会逐步推后。另外,男职工和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也会同步延迟,用15年的时间逐步推迟到男职工63岁,女职工分别到55岁和58岁。
为什么会推行延迟退休呢?大家都知道,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,社会的养老负担也越来越大,养老金收不抵支问题明显。统计数据显示,到2023年底,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.97亿,占总人口的21.1%;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.17亿,占15.4%。预测到2035年左右,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,占比超30%,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。预计延迟退休会以“小步调整、弹性实施、分类推进、统筹兼顾”的方式进行。
延迟退休政策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担忧。首先,许多人担心养老金问题,怕到退休年龄时,自己的养老金会发放不及时或者不够用。其次,很多人觉得现在就业压力大,工作压力也大,想着早点退休享受生活。此外,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往往是年龄不超过35岁,这让很多人担心即便延迟退休,也找不到高收入的工作。再者,大家的共识是希望不仅仅是活得长,还要活得有质量。最后,面对这场关乎每个人的改革,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应对?是顺应时代潮流,还是坚守个人选择?这些都需要我们深思熟虑,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。
相关搜索推荐
免责声明:本文系注册用户(作者)在房产圈发布,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。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房天下立场,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进行投诉。对作者发布之内容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